|
“发展‘四大经济’,建设崭新溧阳”系列解读之四 “向健康经济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6-10-12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
“向健康经济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是发展“四大经济”,建设崭新溧阳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计划。日前,本报记者就政策出台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扶持政策等,采 访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记者:健康经济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负责人:健康经济,是指在消费升级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引领,生产和提供与健康相关的产品、服务的各类经济形态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形式。 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放大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和国家生态城市的品牌优势,用三年左右时间把健康经济培育成溧阳新的发展亮点。 1、推进健康制造业集聚区发展,打造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2、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强与毗邻的皖南县市互动合作,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步入苏南县域前列,主要健康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发展医、康、养、游融合新兴业态,开展全国健康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4、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打造一批展现长寿养生文化的载体项目,推动溧阳成为“世界长寿养生文化”体验目的地。 记者:目前具备了怎样的基础条件? 负责人:我市发展健康经济已初步具备以下五大核心优势: 1、经济基础。“十二五”期末,人均GDP突破1.5万美元,健康产业将迎来迅速扩大的机会。 2、区位优势。我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境内有宁杭、扬溧、常溧三条高速和104国道贯通,宁杭高铁在境内设有两个站点,邻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以溧阳为中心200公里半径的范围基本覆盖长三角都市圈。 3、生态环境优势。我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生态示范区等众多品牌荣誉,为健康经济投资增加了吸引力。 4、品牌影响。“三山一水六分田”的优越地理环境,南部山区拥有大片富硒土壤,天目湖水质呈优良的弱碱性,先后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长寿之乡”,为吸引和集聚健康产业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5、产业基础。医疗服务方面,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39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74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3人和2.4人,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69张,已基本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生物医药方面,规模以上企业有江苏维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巨邦制药有限公司等;养生养老方面,有养老机构17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1.95张,持有养老护理证的护理员达到164名;体育产业方面,荣获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联系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称号,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9平方米;旅游方面,2015年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159.46亿元,接待旅游者1462.42万人次;农业方面,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天目湖白茶、溧阳白芹、溧阳三黄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溧阳青虾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记者: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哪些重点? 负责人:主要突出六大工作重点: 1、完善空间布局规划。通过编制《溧阳市健康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溧阳市健康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来找准产业定位、谋划产业布局。 2、发展养老服务。编制《溧阳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扶持特色养老;鼓励发展养老地产项目;发展健康管理服务和高端医、康、养、游结合项目。 3、培育发展康复疗养。引进国内外知名疗养机构,打造国内顶级疗养度假基地;引进高端体育康复治疗品牌或体育康复医院,打造国内运动理疗、康复疗养目的地;与权威康复护理培训机构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4、发展体育产业。加大体育产业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基础设施、特色运动设施;筹建江苏体育产业研究院溧阳分院;吸引国内外体育组织总部、产业会议和论坛、品牌赛事、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公司落户溧阳。 5、提升医疗水平。制定《构建溧阳医疗高地的行动方案》,引进省级以上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打造服务周边辐射皖南的医疗高地;鼓励开办民营医院。实施“智慧医疗”计划,提高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6、发展健康制造。推进以智能化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运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为重点的苏高新南大智能体育产业园建设;引进以医疗器械为主的领军型生物医药企业、医药电商物流等延伸企业,加快健康产业园形成;放大“天目湖”品牌效应,开发以“长寿溧阳”为主题的地产健康休闲食品,提升健康食品品位。 记者:具体有哪些扶持政策? 负责人: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资金跟土地两个方面。其中,资金扶持具体又分补助与奖励两种形式。资金补助主要应用于人力培训和体育服务项目: 1、开展学历教育的院校,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补助,另按1万元/人(实际招生人数)标准给予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院校,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 2、 成功落户的体育服务项目给予前期运营费用补助。 资金奖励主要应用于以下项目: 1、 特色养老、高端养生、品牌疗养、运动康复项目,按除土地出让金之外的总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 2、 正式营运的民营医院,根据其对地方财税贡献度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3、取得国家新药证书、通过一致性评价或通过欧美认证的,新增获得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和体育器材生产线项目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0万元的奖励。 4、健康食品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80万元;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或江苏省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入选中国名菜、中华名小吃或入选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类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土地扶持政策主要应用于非营利性养老和综合类养老项目: 1、 非营利性养老项目可以采取划拨供地。 2、在受让土地上建设的综合类养老项目,达到规定投资规模并且完成全部配套医疗或护理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的,在不改变用途情况下,可以按照租、售结合方式,允许销售不超过总建筑面积50%的养老房产。
|
[ 我要打印 ] [ 关闭 ] [ 页面纠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