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来历的传说

蟳埔来历的传说

■黄建团

蟳埔位于晋江下游出海口,靠江面海,自然风光旖旎,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捕捞鱼虾、红蟳为生,因为盛产蟳类海鲜,人们称它为蟳埔。

而关于蟳埔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一个何姓的官人,因为公务繁忙,常常乘船四处巡游。一天,他的船只行驶到了一片广阔的海域,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小岛被碧波环绕,绿树成荫,远望过去,仿佛一颗翡翠镶嵌在蓝色的海面上。

这位何姓官人被这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他站在船头,任由海风拂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愉悦。他环顾四周,只见岛上山水相依,景色宜人,心中暗自赞叹,这里真是极好。

于是,何姓官人做了一个决定。他召集船上的随从人员,告诉他们自己的心愿:“我死后,希望能葬于此地,与这片美景永远相伴。”大家听后,虽然心中有些惊讶,但也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不久之后,何姓官人因年事已高,仙逝而去。按照他的遗愿,随从们将他安葬在了这个小岛上。而那位姓翁的随从,更是决定留下来,开发这片海域,以捕鱼为生。

于是,翁姓随从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开始在岛上建造房屋,开辟渔场。他的后人们辛勤劳作,渐渐地,这个小岛变得热闹起来。岛上的人们以捕鱼为生,也种植一些果蔬,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乐趣。他们勤劳善良,待人热情,不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安下了家,更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生活的希望,使得小岛声名远扬。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晋江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这个小岛便逐渐与旁边的陆地连成一片,蟳埔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庄、陈、吴、蔡、张等姓氏的家族也相继从外地迁入。他们的到来,为蟳埔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开创新的生活篇章,也让这里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然而,真正让蟳埔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明永乐年间。那时,紫云蟳埔的始祖黄驾山,从惠安下村迁居到了蟳埔厝仔海边。他初来乍到,便开始了他的渔业生涯。黄驾山是一个聪明且勤劳的人,他深知海洋的丰富资源,也了解渔业的重要性。于是,他带领着家人,开始从事渔业生产。他们早出晚归,驾着小船在海上捕捞,每一次出海都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随着造船技术的突破,蟳埔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民们纷纷建造大船,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海域。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阿拉伯海等遥远的地方,带回了各种珍稀的香料、玛瑙等异国珍宝,也为家乡带来了丰富的财富。

在远洋贸易的返航过程中,大量的蚵壳被带回蟳埔村。村民们巧妙地利用这些蚵壳,建造起了一座座美丽而坚固的蚵壳厝。这些蚵壳厝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村民们智慧的结晶。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海边,与大海、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除了建筑风格的创新,蟳埔村的村民们还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他们引种了各种鲜花,将家园装扮得如诗如画。每当春天来临,鲜花盛开,香气四溢,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蟳埔村的妇女们还传承了一种独特的头饰——“簪花围”。这种头饰以素馨花、玉兰花、含笑花等鲜花为主要材料,制作精美,佩戴在头上不仅增添了女性的婀娜多姿,更体现了蟳埔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当节日或喜庆场合,妇女们都会戴上美丽的“簪花围”,在村庄中翩翩起舞,成为蟳埔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片富饶的渔村中,红蟳是蟳埔村最为出名的特产。红蟳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蟳埔村的红蟳不仅在泉州地区享有盛名,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重要来源。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蟳埔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渔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作业形式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捕鱼工具和技术,捕捞效率大大提高。

如今的蟳埔村,已经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美丽渔村。它见证了翁氏家族的辛勤开拓,也见证了黄、庄、陈、吴、蔡、张等姓氏家族的共同努力。他们用智慧和勤劳,为这片土地书写了传奇般的历史篇章,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和历史记忆,更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也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历史。

每当夜幕降临,蟳埔村的灯火点点,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是在诉说着那段关于蟳埔来历的古老传说。这个传说,也成为蟳埔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探索